“我学习压力好大”“我在宿舍睡不着”“我害怕跟同学说话”……9月开学季,少年心事接二连三涌进广东12355热线。电话那头,焦虑不安的孩子亟待安抚;电话这头,志愿者全天候在线服务,以共情和支持构建信任关系,陪伴他们跨过一道道心理难关。近日,记者对话广东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志愿者配资平台推荐,讲述热线电话响起后的温暖故事。
他们接住开学的迷茫与压力
“我…好像不会学习了,怎么办?”深夜,铃声突然响起,心理咨询师陈淑宝接到高一新生小哲(化名)的求助电话。听筒里传来低沉而急促的语气,陈淑宝以稳定而接纳的态度回应:“别着急,你慢慢说。”
原来,小哲初中是名列前茅的学霸,但高中入学第一次摸底考,他的排名就滑到班级中下游。“周围的同学都比我厉害,他们很轻松就能拿到好分数……”言语中,充满了失落与自我怀疑。
展开剩余78%听完小哲的心路历程,陈淑宝没有直接给出解决方案。“表面上是学业造成的心理负担,实际上是青少年在中学时期会遇到的核心矛盾:自我认同与接纳。”
于是,接下来的五十分钟通话里,陈淑宝循循善诱,帮助小哲认识到自己在进行“不公平的比较”,并引导他重新看待竞争的意义。“重点不是超过别人,而是超越自己。”
除了学习压力,青少年在开学季还会遭遇全新环境挑战。前段时间,心理咨询师郭爱珍在广东12355进行志愿心理咨询服务时,接到一位高一女生来电。“她是第一次住校,睡在陌生房间,整夜难眠,白天经常感到胸闷,想家时一天哭两三次。”
面对此种情况,郭爱珍耐心地指引女生深呼吸,接着指导其进行渐进式肌肉放松和积极意象想象。 就这样,通过每天半个多小时电话持续的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该女生的焦躁忧虑情绪逐渐缓解。一周后,她开始融入新校园,在完成阶段性咨询目标后,郭爱珍也结束本阶段咨询,心里默默祝福孩子开心生活。
日均回应2000余份少年心事
几周后,小哲再次找到陈淑宝。“他的态度明显积极了许多,能够建立更合理的认知模式对待知识学习和考试排名,不再为名次波动而过度焦虑。”陈淑宝欣慰地说道。
类似的转变,在12355并不罕见。这条始于2006年的热线,在2017年实现了全省统一接听。无论身处繁华都市还是偏远乡村,广东青少年只需直接拨打12355,就能获得专业的心理支持。“我们特别关注乡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郭爱珍说,“通过12355服务台,乡村孩子也能获得同等质量的专业服务。”
十九年来,这条热线已接听超过330万个来电,每天回应近2200份青少年的心事。
高效联动机制是广东12355青少年服务台平稳运转的重要支撑。2024年,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与广东省公安厅联合建立协同处置快速响应机制,实现高危个案“一键流转、立即办理”。据统计,2024年以来,双方已联手成功处置危急个案3672起。
目前,广东12355青少年服务台拥有超过9000名志愿者,包括心理咨询师、律师、社工等专业人士,提供全年无休、24小时在线的服务。
此外,微信小程序上的AI心理支持功能,在深夜无人倾诉或热线繁忙时,成为随时的“心灵树洞”;线下建成超200家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遍布全省21个地市、122个县(市、区),为青少年提供面对面心理咨询服务。
新闻链接:
开学季,孩子要过哪些心理关?
广东12355志愿者来支招
心理咨询师陈淑宝根据经验总结,小学生主要面临分离焦虑和规则内化的挑战;初中生需要寻求自我认同,应对形象焦虑和复杂的人际关系;高中生则更多思考未来规划和人生价值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她特别指出,初中阶段很关键,因为孩子们开始关注自身形象,男生担心不够男子气概,女生焦虑身材胖瘦。生理变化与心理发展不同步加上学业压力,很容易产生心理负担。
针对手机使用导致开学后亲子冲突的这一高发问题,郭爱珍分析指出,真正成瘾的孩子并不多,更多人是把手机当作应对学业压力、回避家庭冲突、缓解孤独感等心理需求的补偿机制。
为此,她们建议,家长首先要学会积极倾听,给孩子充分表达的时间,不要急于打断。而且,倾听不只是听言语,还要观察非语言线索。比如,孩子一回家就关上房门,这也是一种需要理解其背后心理需求的信号。
郭爱珍认为,学生们要认识到开学适应需要过程,给自己2-3周的调整期,建立合理的日常安排,逐步调整作息。她表示,有了情绪不可怕,向专业人士求助,是促进心理健康的积极行为。
陈淑宝建议,家长们应提升自身情绪调节能力,多倾听少说教,每天抽出十分钟,给予孩子高质量的专注陪伴,不批评不指责。在手机使用、作息安排等方面,采用家庭会议等形式进行协商而不是强制命令。如果发现孩子情绪问题持续两周以上且影响社会功能,一定要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可致电广东12355热线或登录广东12355小程序咨询。
文|记者 张小悦 通讯员 岳青
图|通讯员供图配资平台推荐
发布于:广东省嘉多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